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理性的遊行?

能不能有一種群眾本質上是理性的是沒有激情沒有煽動?
能不能有一種群眾彼此帶笑和諧的表達自己真正明白的價值主張?

我天真的理想中,這次群眾運動可以是這樣的,

不需要大聲公,不需要瓦斯汽笛,
更不需要為了選票而戰因此帶有濃厚利益氣息的議員民代政客

群眾彼此牽手,臉上帶著微笑,唱著台灣的歌謠主張所謂的台灣價值
用精煉出來的群體智慧,大家一起大聲問出比像這樣(年輕九問)的問題

不需要激起對立的衝撞、不需要丟擲傷害彼此的物品、
更不需要因有目的煽動而爆發的衝突

群眾間有其秩序,警察不擾民不驅散,互相鼓勵打氣維護我們享有的自由意志
甚至官方安排個時間讓陳雲林了解台灣群眾想表達什麼 群眾官方良善互動

不需要激情支撐,群眾、官方理性面對表達自己的「權力」

從為別人著想為出發點,讓彼此方便雙贏
群眾理性表達自己的聲音  而公權力也能保有自己的分寸


我不認同不同的聲音該被掩蓋,相反的,我認為我們至少該享有柏林所說的「消極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強制,在行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一種「免於強制和干涉」的自由(出自Wikipedia),也因此該有表達自我意見的自由,如果我們社會體制有甚麼可以引以為傲的價值,那就是以上所提的「自由」。「自由」除了這種生冷的定義之外,在我的信念中,社會是由人們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組成,因此自由不僅是個人的議題,而是社會中各個主體之間彼此互相界定的程度,在這個前提底下,要實現自由有一個最大的前提:包容與尊重。


讓我們想一想如果這次的遊行者與警察之間彼此包容、尊重,局面會不會依然如此糟糕?

如果遊行者能夠去除掉不必要的激情,理性的表達自己的意見,會不會得到更好的對待?
如果官方能夠去除掉明顯的敵意,有更好的讓遊行者表達意見的方式,會不會不需要如此戒嚴?

但是讓我們想一想,

如果遊行者激情而有傷害對方的前科,官方能不能不更加慎重警戒?
如果官方以這種戒嚴的方式進行處理,遊行者有沒有可能不激情?

我相信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局面演變到今日絕對有其道理,那我們能不能,不要再重蹈覆轍?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三隻猴子


三隻猴子是土耳其導演努瑞貝其錫蘭的作品,得到今年(2008)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獎,故事內容在敘述一位員工替老闆頂罪後發生的一連串家庭事件。三隻猴子片名取自日本的「三不猿」,及三隻分別遮住眼睛、耳朵、嘴巴的猴子,意喻不看、不聽與不說,暗指劇中家庭三人之間的互動情形。

劇中幾個元素非常成功的烘托出整部電影中的無奈氣氛,分述如下 :
運鏡的手法
各人內心無奈的特寫、三人無語低頭的客廳、兒子翻越鐵軌時拉遠的白色調鏡頭、最後父親淋雨的黑色調拉遠鏡頭
陰鬱的色調
灰綠色的人臉、掉漆而蒼白的建築、泛黑白的整體世界
環境自然音的運用
毫無背景音樂,強調出木門打開的嘎嘰聲、風吹進窗戶的自然音

幾個元素的沖刷下,家庭中的三人呈現慘白的色調與抉擇,父親替人扛罪入獄,母親與父親老闆發生外遇,兒子鬼混而最終殺害了父親老闆,這條主軸命運線上有太多可以改變的機會,或者由於父親不願忤逆老闆而拿下封口費、母親在被勾引時掩蓋不住而抖動高跟鞋的虛榮、兒子渴望得到車子而不願改變現狀,讓一家人充斥滿脹而卻又找不到宣洩出口的緊張感,終究沒辦法坦誠以對,最終導致家庭瀕臨破碎的結局。

是甚麼東西讓猴子閉上眼遮住耳抿緊嘴?「貪婪」是本性也是答案,在劇中的三人彼此間說開就可以共同解決許多問題,但在要踏出這條軌道時眼前的貪婪卻使其卻步不前,不僅一路走向壓抑的結局,也讓觀眾們有種山雨欲來卻終究不來的悶,最終父親一人站在屋頂上被大雨淋濕,鏡頭逐漸拉遠的橋段確實痛快,稍微洗刷掉三人間彼此欺瞞的悶熱,劇中不斷累積的陰鬱能量,使得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談談教育與思考

我認為我接觸到的人常常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

在我與人們聊天時,經常出現一些我認為不該妄下斷論的結論,使我錯愕不堪:你們為什麼能容忍自己擁有這樣粗糙的想法?

我思考了一段時間,為什麼我們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為什麼在我身處的環境中,大家都以躲避談論自己想法為生存之道?於是我想到一個可能的原因:教育

黃崑巖在【給大學新鮮人的信】- 官大未必有教養文中提到:「大學教你知識,但如果四年,你是塞滿片段的知識畢業,我可以跟你說:「知識的半衰期只有兩年半!」很快會還給老師,如你帶著學習方法論離開,一輩子受用。

雖然談的是大學,但我希望把格局拉得更開,我們的教育應該更多的時候教你怎麼思考,請注意,我所說的是教你如何思考,而不是教你思考的結果該是甚麼。

舉個例子來說吧,楊碩英老師提到:「為什麼我們的教育都在教那些被想出來的理論呢?顧客關係、供應鏈管理....難道我們學的還不夠多嗎?現在誰不是用這些理論呢?為什麼沒有人教我們要如何才能想出那些東西?」

由 於我不清楚這個概念是否有更前面的來源,且讓我認知這就是楊碩英老師所提的「上游知識」和「下游知識」,所謂「下游知識」 指的是被發展出的理論,諸如顧客關係管理、長尾、Web 2.0 ....等等理論都算是這樣的知識,它已經被具體的發展了,也是我們在課堂中會吸收到的素材。而「上游知識」指的是產生出這些理論的思考過程,相對於 「下游知識」而言就顯得抽象,卻也更重要,但是,且慢,我們有學過這樣的知識嗎

我 認為我們就是缺乏這樣的訓練,在正規教育體系中沒有教我們在面對問題時該抱有怎樣的態度、該怎麼發展縝密的思考、該怎麼有條理的將思考內容完整的表達出 來。我們太注重你聽我說的教育方式,未曾認真的鼓勵過受教者有系統的傳達自己的思考,在這樣的狀況下,人們自然而然沒有這樣子的能力,於是幸運的人藉由參 加比賽、社團經驗等等福至心靈的活動培養出一些些這樣的能力,但一路遵循正規教育體系的人們在這方面也許就會比較弱一些。

該怎麼樣才能改善這樣的情況?我不知道,且讓我落俗套的引用彼得.杜拉克做結,關於這些事情,我們甚至還沒抓到正確的問題 ( I don't even have the right question yet )。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獅子王Lion King 觀後感 - 半透明結構與兩難結構的存在

8/24 獅子王
8/24 時看了獅子王的舞台劇,覺得有一些不同的體悟,加上之前看了余秋雨提過的莎士比亞半透明的兩難結構 ( 影音連結 ),遂決定試試看用這樣的觀點切入去思考獅子王賣座的現象。

余秋雨所提的莎士比亞半透明結構旨在說明為何莎士比亞的作品如此偉大而能傳世,他認為是因為莎士比亞的作品有著多層次的特性而能達到偉大藝術的雅俗共賞,俗如泥腿子、雅如貴族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看到的劇情架構是不一樣的,於是我想用這樣的觀點試著切入去看待獅子王的劇情。

先讓我們想想獅子王的主線劇情是甚麼,簡而言之,這是一部皇叔為了奪權而謀害國王與王子,最後王子復仇成功奪回國土的舞台劇,我相信這是一般觀眾所認識到的構造,佐以炫麗的舞台呈現及迪士尼動畫的知名度,也挺好,足以撐起一部暢銷的舞台劇。但如果我們相信半透明結構的存在,勢必可以找出另外一個更有深度的構造,這個結構在哪呢?

我認為這存在於皇叔 Scar 奪權後像周圍的人提問 : 我比國王更有智慧,為什麼我周遭的人都不愛戴我呢? 這是封建制度下身為庶子的無奈,在劇中雖然藉由 Scar 的政策失誤 (濫捕濫食)去強化 Scar 得到王位的不合理性,但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 Scar 不具正統繼承人的身分。這種正統繼承人的身分是來自先天的條件 ( 誰叫你不早點出生 ),並非來自後天的努力 ( 誠如 Scar 提到他比國王更有智慧 ) 。如果從這個方向切入來看,我們發現 Scar 變成一個悲劇角色,面臨了兩難的狀況,不管是進而奪權或退而屈居於皇位之下都是一個悲劇,在世俗架構下,我們無法設想出一個使有能力的皇叔完美的選擇,甚至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間的宿命論也可以在這裡被探討,這種種因素使這個深度的劇情架構成了一個具有力道的未知結構。

獅子王能不能成為一個偉大作品甚至傳世是一個未知數,我自己是抱持比較悲觀的看法,但至少在現今如此賣座的情況下我相信它有更值得深入探討的劇情元素,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Simba 後續展現的力道吧!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肯愛 Can Love 的小朋友們 - 感想篇

這是我從事的第一個志工服務 : 肯愛協會的課輔老師
( 相關連結 : http://www.canlove.org.tw/guidance_study.html )

在感想篇裡面,雖然似乎不需要寫的很有結構性,但為了我自己切割方便以及閱讀上的方便,我還是分成兩塊,分別是自我的成長及對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自我的成長
在做這個志工前,我從來沒有從事過任何跟小朋友有關的服務,也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一開始面對小朋友時比較容易發生不知所措的情況,但慢慢的就比較知道怎麼和小朋友相處,其實小朋友們是很直接的,我一直認為「情緒」是最初級的「想法」,而隨著慢慢成長,我們就學會發展出更多層的「想法」去掩蓋也許表現出來不是這麼恰當的「情緒」。但對於還在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們,他們的「想法」層次比較少,會很直接的展現出他們的情緒。觀察他們的言行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有時候回想起來,他們直接的舉止會給你更多展現自己、面對環境的勇氣。

另外更直觀的成長就是我更清楚要怎麼帶小朋友作活動。帶小朋友進行活動的一大重點是在活動開始前將許多規則給契約化,同時讓活動不要太過複雜;例如在分析篇裡面有提到,我比較常帶他們進行體育課,這其實是一大挑戰,因為在肯愛的小朋友從二年級到六年級都有,要想出一種能夠全體參與又玩得盡興的體育活動是相當困難的。同時這個體育活動進行起來也不能太過複雜,最後我選擇了足壘球來作為體育課的活動,開始前就要他們在過程中注重禮節,諸如跟主審打招呼、兩隊列隊敬禮等。只要注意不要太過繁複,這樣的契約化都能讓小朋友樂於遵守,進而維持更好的流暢度。

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觀察一下課程的安排,還是以學科為主,由於新子的家庭背景相對容易出現學習障礙的問題,所以我認為安排學科為主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發現問題後是不是能夠給予適當的處理我就比較擔心,例如我發現班上有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不會用ㄅㄆㄇ,想要教他卻發現他有學習上的障礙,可是我們這些課輔老師也不知道這種狀況要怎麼處理,只能把這種情況往上報,卻不知道後續要怎麼進行。而且一個星期一次的見面機會,說真的要對孩子做甚麼大改變是沒有辦法的,即使發現了問題,可能你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去幫助他們。

有時候覺得這些小朋友們跟學科比起來,更需要的是個別的輔導,讓他們對於人際關係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對人與人的互動掌握的更好,至少在團體中不要成為問題。記得我自己小時候常覺得老師們不懂我們真的想要的是甚麼,所以我一直希望從他們的需求出發去設計課程,也許在這樣的輔導課程中,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在哪些方面有特別的興趣甚至是才能,這方面我覺得肯愛算是有在重視,課輔老師會去找小朋友們對於甚麼東西比較有興趣。誰知道呢?儘管學科成績、人際關係不是這麼亮眼,也許在這樣的班裡面也藏著菲爾普斯般的人物。

這兩篇文章暫時就到這裡,還有兩個星期左右的上課時間,有不一樣的觀察我會再補上來 : )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肯愛 Can Love 的小朋友們 - 分析篇

這是我從事的第一個志工服務 : 肯愛協會的課輔老師
( 相關連結 : http://www.canlove.org.tw/guidance_study.html )

從暑假一開始參與到現在,算一算也有一個多月,該寫下些心情和歷程,於是有了分為分析篇感想篇兩篇文章。分析篇內容包括我的服務對象、我的Partner們、實際操作,主要是希望讓對這種服務有興趣的朋友們了解一下大致的情況 ( 也讓我自己之後回顧時有個依據,哈! ) 至於大部分的感想與心得會移到感想篇來寫。

我的服務對象 :
基本上這個專案是針對吳興國小的台灣新子,也就是外籍配偶 (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稱呼比較沒有歧視的意味,我很希望找到一個更好的稱呼 ) 的第二代所設立的,以一個課後輔導班的型式進行,幫助他們在課業上或人際關係上得到更好的發展。我被分配到接觸的小朋友們是五六年級的高年級學生,有些學生的背景是單親家庭、或是父母來自印尼、美國、父母離異等等狀況。

高年級學生跟中低年級比起來相對是成熟懂事許多,但也出現更油條的情形,其實是想和課輔老師互動吧?但會用一種好像平輩、老大哥老大姐的方式跟你相處,看穿了他們其實是想和你互動的意圖後,給予適當的回饋,還是會慢慢讓他們展現比較小孩子的一面,畢竟他們雖然自認為小大人,但心理上還是比較偏向小朋友的!

我的Partner們 :
這個專案主要招募的課輔老師是學生,目前我接觸到的Partner們大約有7個。主要都是社會、特教、心理、教育等等科系的學生們。

Partner們的功力有深有淺,我想我是夾在中間偏下,太想跟這些小朋友當真正的朋友,不想兇他們導致他們快要騎到我頭上來了,但我還是能抓住他們大概在想些甚麼,所以帶他們進行活動效果不至於太差。這方面來自特教系的女孩兒就相當的厲害,主持團體課時所有非常極度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們可以被她藉由一些類似值星官的默契、獎賞等等方式操縱的乖乖的,這真的是太厲害了,在她身上我學到不少跟小孩子相處的方式,我想這是我的一大收穫。

實際操作:
最典型的課程進行是 14:00 開始先檢查他們的暑假作業進度,指定一些進度給他們完成,接下來會上一點學科的東西,舉個例來說,我們上過台灣319鄉地理介紹等等,接著吃點心略作休 息,最後就是重點的團體課程,這是所有課程中最豐富的一個段落,包括美勞、烘培、體育等等,會由課輔老師們輪流主持。

不太出意料之外 ( 也許這是一種偏見 ),在所有的課輔老師中總共只有我一個男生、資管系,這樣的背景在這裡顯得異常的奇特。於是順帶的就變成值星官、體育老師之類的角色,也由於是男生的關係,覺得還蠻能和學生有不一樣的互動,這方面的感想會在感想篇提到,我自己是蠻能調適這樣的狀況,畢竟來到這就是希望多方嘗試。

實際操作其實流程講起來沒有甚麼,但重點是我們會在其中去觀察孩子們出現甚麼樣的現象,然後在每次結束後會開大約一個小時的會議討論孩子的狀況和在接下來的課輔中該怎麼改善孩子的情況,我想這就是這類輔導課程的主要目的。至於我在實際操作中觀察到什麼?這些我會在感想篇中再好好整理出來。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7/15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我想還是從一般的劇情開始講起。基本上這部片的劇情環繞著宗教法庭鋪述,大致可以看出起承轉合的基本形式,電影的一開始就是數位修士在傳閱哥雅畫下被惡魔化的宗教法庭,羅倫佐修士因此決定加強宗教法庭的執法,掃蕩所謂的異教徒,此為

接下來就是宗教法庭開始恐怖的神權統治,大規模的搜捕異教徒入獄、審判,當然這種情勢下就會造成許多的冤獄,其中歌雅畫下的女孩就因此莫名的入獄而被刑求逼供,最後在獄中一待15年,雖然這段時間中父兄以強逼羅倫佐修士、慷慨捐獻等手段希望搭救,卻始終無法將女孩救出來,這是

再過了一段時間,法國大革命的浪潮席捲西班牙,隨著西班牙國王被拿破崙推翻,為了至少在表面上貫徹「自由、平等、博愛」的革命精神,宗教法庭理所當然的成為最直接的獻祭。諷刺的是,劇情安排讓被情勢所逼離開西班牙的羅倫佐成為代理執法人,於是他將宗教法庭的總裁判官打入魔鬼一類,判處死刑,這是

最後的情勢再度逆轉,拿破崙失利,英軍進入西班牙,宗教法庭敗部復活,羅倫佐逃逸未果,被抓回宗教法庭接受審判,被他判過死刑的總裁判官當然以宗教法庭的意識型態宣佈羅倫佐是散佈革命魔鬼思想的代表,宣判死刑,最後羅倫佐遭死刑結束,這是最後的

先談談最後我看完整部電影後的感想,在思想這種東西上,互相給予尊重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思想很難去評斷到底孰是孰非,在多種思想亦或是兩種思想針鋒相對的時候,我們應該對「異己」採取甚麼樣的手段?我認為這是電影中導演要探討的議題之一,導演以宗教法庭對異己思想的多種思想衝突及法國大革命精神對宗教法庭的兩元思想對立呈現這些衝突,宗教法庭對異己採取將對方魔鬼化的方式,自居神的代理人加以迫害,而革命精神對宗教法庭的態度則是認為它是腐敗的代表而判處總裁判官死刑。

但在電影中這些思想除了這些陰暗之外也帶有光明,我們可以看見奉行「自由、平等、博愛」的羅倫佐為了堅持理想,不惜以死殉道;而宗教法庭也堅持著自己的方式,即使羅倫佐已經要上斷頭台的最後一刻,修士依然希望他以懺悔的方式免除死刑。

從電影中出現的光明面以及我們所能設想到的情況,這兩個在那個時期水火不容的思想,其源頭並不是不好好的,至少相當中性,實在沒有必要到兩方支持者互相殘害的地步。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在環境中大眾以寬容去處理這樣的認知落差,互相尊重而給予空間,是不是這思想間都能保持著足夠的空間展現其的一面?對照回來現代這個所謂的「多元社會」,我認為我們的思想都需要有更高的開放性及包容性,不管是政治、性別、道德議題等等,如果能彼此給予寬容與尊重,許多對立可以用更理性的方式好好處理。

看完這部電影後更喚醒我注意對多元思想的尊重,在這個社會中,我們都需要被時時提醒尊重別人的重要,儘管是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尊重少數」的我們。

北橫三天兩夜遊 - 第二天

北橫第二天,從復興青年活動中心8:00起床開始。

...結果我果然是最早起床的,大家睡覺的樣子蠻可愛的。


大家早上都還沒起來,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一番梳洗過後,我們去吃青年活動中心附的早餐,我上次來還沒有呢!早餐還不錯,比我預料中的要好一些,我還是第一次在早餐吃到茶葉蛋,真是讓人料不到啊!


早餐,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在吃早餐的Boooooom和雨晴

吃完早餐以後就開始這三天兩夜騎車最辛苦的一天了,今天我們預計要騎完北橫,再一路騎到宜蘭市中心去投宿我們很擔心,一個人只要220還附早餐的宜蘭學苑。算一算今天我們要騎90公里左右的山路,再沿著蘭陽溪騎30公里左右,雖然是這樣,但該停的地方還是可以停的。於是我們第一站就停了在復興橋前不遠的小烏來風景區,到了一條河邊玩水,果然只要有水就還蠻好玩的,可惜因為怕衣服濕,沒辦法很盡興的下水。


小烏來的河邊



大家準備下水

結果在小烏來玩的有點太久了,怕趕不上巴陵吃午餐,所以大家就決定往巴陵出發啦!中間走錯路到大利幹部落(好酷的部落名!),一路上雖然沒再停什麼點,但是北橫的風景的確還蠻山明水秀的,雖然很擔心看一看風景會衝下山崖,還是很不要命的一路東張西望....。



肥肥肥與復興橋 >////<

經過了高義村(高義,你他媽....)、榮華(可惜沒找到路下去榮華大壩)、雪霧鬧(這個地方因為張曉風的散文而很有名,可惜張曉風記錯名字成「雲霧鬧」,所以它出錯名了....)、大彎(因為他在一個大彎旁邊,好直觀啊!),我們終於在1:00多一些經過巴陵大橋進到巴陵,吃了一家好像很有趣的泰雅風味餐。


我們的午餐,泰雅風味餐?

大體來說還蠻可以吃的,有山羌肉耶,我第一次吃到,雖然調味非常重,根本吃不出來是甚麼味道,聽說山產店如果調味非常重,有可能是因為肉完全不新鮮,所以要用很重的調味蓋過不新鮮的味道....。以150/person而言 CP 值不算低。吃完午餐後原本計畫要去爺亨部落看看梯田,但一方面因為天氣太熱,一方面大家有點擔心沒辦法在天黑前下山,所以還是繼續往前騎了....。

一路上開始爬升,經過大漢橋(山谷超深!),到四陵時標高已經突破1000公尺,這時候之前請大家準備的稍稍禦寒衣物就派上用場了,雖然不至於會冷,但的確稍有涼意。這時候看到路邊有「連續彎路,三十四公里」的牌子,也太多連續彎路了吧!?其實四陵標高牌大漢橋我都想停下來拍照,但無奈有兩個騎機車的外人也一直卡在那邊,只好就騎過去,現在回想起來應該停的....過了四陵後看到一個轉角有空位可以停,馬上決定停下來休息,大家跟連續彎路牌來個大合照!


在喬相機該怎麼放的大家,四陵過後數公里。


這次旅程中海拔最高的大家合影,連續彎路!

我和我的KTR。


Boooooom和我的KTR,我的KTR一路上都是景點 XD 。


肥肥肥和連續彎路,Orz。

接下來到了明池,因為不太知道明池湖在哪,所以先停了明池山莊,大家跑到明池山莊的Lobby休息,結果都攤在 Lobby 的椅子上不想動了....。倒是明池山莊廁所的洗手水好冰!是山泉水嗎?後來得知原來明池湖果然不在明池山莊裡,於是大家又回到北橫公路上,經過明池時...嗯,好綠的一攤水,然後大家就決定不停了 XD 。接下來經過棲蘭休息了一下,就進入了超級髮夾彎的最後一段北橫險降坡。這裡真的有鬼打牆的感覺,因為髮夾彎都長的一樣,而且一直轉一直轉會讓人想睡覺....。就在這種危險的情境中,翁仔不見了!可是因為我騎在最前面,又有點恍神,所以完全不知道 XD,還是一路騎到了北橫公路終點。


北橫公路終點,蘭陽溪到了!


整條蘭陽溪都是西瓜,不會滯銷嗎?

結果謎底揭曉,原來翁仔去撿了一個大旗子 ....,KT和Boooooom大為惱羞,「我們很擔心你耶,結果你在後面玩!」,一結束山路大家的車速就提升了,沿著蘭陽溪騎進了宜蘭市,到了要住宿的宜蘭學苑....。一看到學苑,如果不是在網路上訂的話外觀根本看不出來可以住宿嘛!Check-In的時候發現這裡有11:00的門禁,而且熱水也只供應到10:00....,一進入房間,各位,這是宿舍嘛!還有書桌,重點是有冷氣,好酷!這220元算是C/P值非常高了


宜蘭學苑的房間,宿舍耶!

大家放好東西以後就去羅東夜市吃晚餐了,原來從宜蘭車站騎過去並不會很遠。羅東夜市的東西還是跟我記憶中一樣好吃,我真的覺得這裡的東西蠻便宜、也的確蠻好吃,三星蔥餅、一串心、龍鳳腿、羊肉湯、包心粉圓....。

後來洗澡的時候蠻好玩的,每一間的狀況都不一樣,我很幸運,只是會小小的忽冷忽熱,聽說翁仔那間只有熱水,好慘....不過叫他換間他又很堅持,真是害羞。
javascript:void(0)
後來大家聊天聊到1:00多, 雖然不晚,但是還要明天騎一天的車,於是大家準備去睡覺了....。

北橫三天兩夜遊 - 第一天

7:30 麥當勞集合,在竟然沒有人遲到的驚奇中開始了三天兩夜的北橫機車行。先研究了一下地圖,由於要到中壢車站去接雨晴,所以決定到三峽以後往鶯歌、中壢方向前進今天的路程很不趕,只要抵達復興鄉就可以,所以可以用我喜歡的悠閒步調慢慢玩下去


在政大蓄水池,我要出發了!

到安坑後因為要加油發生一段小插曲,遠遠的看去我一度以為是路面在施工,所以加油站的入口圍的很小,再仔細看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翁仔以為是發電機的東西原來是一台被撞翻的貨車,可惜沒有圖....


因為是 7:30 出發,一路上還蠻涼快的,而且台三線比預期中的好騎許多,很意外的在9:00就到了三峽,這下我們就不知道可以幹嘛了,於是決定去 Boooooom 最喜歡的老街,Boooooom好開心!

研究地圖,位置:三峽


到老街吃了很有名的金牛角,不知道好不好吃,雖然Boooooom吃的蠻開心的,不過我好像忘了問他好不好吃,好吃嗎,Boooooom ?

Boooooom 好喜歡的金牛角


這麼早的老街還在沉睡,開的店並不多,當然遊客也非常少,我想這其實是蠻特別的經驗,比起假日的人山人海,這樣的靜謐才讓老街更有味道,雖然老爸說三峽老街太匠氣了,不過我自己是還蠻喜歡那種刻意的復古感,也許等我眼界開一點的時候.....。

人難得很少的老街,有一種消極的特別。


接下來因為要前往中壢接雨晴,所以我們往鶯歌的方向騎,鶯歌說實話我比較沒甚麼印象,主要都是陶瓷相關產品,包括蠻有設計感的陶瓷博物館還有 Boooooom 的主場 -- 老街。



難特別擺過Pose的翁仔,陶瓷博物館

之 後到了中壢吃了小白跟Boooooom念念不忘的唐老鴨,肉真的不是普通的多,雖然品質不言可喻,但是吃起來是的確有一種平民的爽感。為了消費等待雨晴的 一個多小時,大家前往中原大學開始打飛盤,這一定要說一下何禔姐姐超會丟飛盤的,KT也很厲害,簡直是一對飛盤夫妻,百祥則是很會跑到有利的位置,反應又 相當快。結果大家玩到好像用汗洗澡後才出發接到雨晴。

後來一路前往慈湖,看到好多「被迫全面處理」的蔣公雕像,這個地方好好經營應該是陸 客來台的一個賣點,就看以後怎麼經營。到這裡大家開始累了,只有剛到的雨晴精神最好.....。在 5:00 左右終於到達我們今晚要住的復興青年活動中心,結果又跑去復興國小丟飛盤....場地一換成籃球場後Boooooom跟肥肥肥的等級馬上倍數提升。但是最 後還是不敵我們的超強隊伍,嘿嘿!晚餐吃了個合菜後就回到復興青年活動中心休息。

遊戲還蠻有趣的,雨晴榮任最速自婊皇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連續自婊,何禔跟KT則是最佳互殘組合,KT倒立的還開心嗎? 就這樣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